本站合作地产项目109
869亿货值 欢迎咨询合作
地势坤资讯
77文化创意产业园(雍和宫)一东城区独栋
发布时间:2022-05-18
雍和宫77文创园(雍和宫)一东城区独栋(北二环)该项目位于北京北二环内,属于雍和宫商圈,独栋写字楼,独栋物业,独栋办公室出租,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藏经馆胡同11号,开发商自持,交通便利,配套齐全,附近有雍和大厦、歌华大厦、雍和宫写字楼等,闹中取静,是东城区知名写字楼,国企写字楼。风水宝地,紧邻雍和宫,步行地铁站,仅仅需要8分钟的时间!






出租项目:雍和宫77文创园

所属区位:北二环

所属商圈:雍和宫商圈

商务中心,联合办公,拎包办公,77文创园出租面积:

欢迎来电咨询:13811119290

【公共交通

2/5号线地铁雍和宫站B口50米,出门即达
【空间介绍】
楼品质:环境好小独栋,私密安静,四面通风,通风好
项目会议室3间,洽谈区4处
中央空调供应时间:24小时中央空调,周末及节假日都可用
停车:雍和大厦临时停车12元一小时,长期租可在歌华大厦南门停车场1000元一个月
【更具科技感的办公体验】
智能通行场景:智能闸机、智能门禁、智能云广告
会议场景:会议室预约、会议室智慧管控、远程会议、无线投屏、无线投影
【一站式贴心办公服务】

舒适桌椅、高速网络、保洁、NFC门禁、智能会议室、无线文印、休憩交流、微波炉/冰箱/饮水、运营前台、其他福利…

77文化创意产业园(雍和宫)一东城区独栋都有哪些企业入驻及相关公司?

国研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文创园2号楼3301

      

北京泰铭亨投资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文创园2号楼102

      

北京泰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复制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文创园2号楼103

      

新好耶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复制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77文创园1号楼301

      

北京趣普来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藏经馆胡同1177文创园3

      

北京金声益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文创园2号楼102

      

北京晨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复制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邓家窑居家文创园1号楼3C-77

      

南京魔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鲤城区斌远修脚店



坐落在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的“77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掩映在一片古朴的灰砖街墙之中的。

园区外,专属于北京城的新旧参半的气息,已经呼之欲出:远眺,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馆这样颇为恢弘、设计感十足的现代建筑群;近看,亮果厂胡同、小取灯胡同纵横交错,低矮的砖墙灰瓦和年代感十足的老北京民居,将“77文创园”围在其间。

作为最近刚被列入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名单的代表性园区之一,“77文创园”也像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样,变成了新与旧的分界线,雅与俗的粘合剂。

前身胶印厂,如今是“胡同里的美术馆”

“你说77文创?我去过我去过!里面高级得很!”在亮果厂胡同住了一辈子的钱大爷,笑着对《城市导报》记者比划道,“这里原来是北京胶印厂,我就在旁边玩大的。后来为了环保,胶印厂搬到了其他地方,这里的旧址就被保留了下来。”

走进“77文创园”的正门,属于上世纪的工业气息几乎扑面而来:几层高的红砖小楼,墙漆有着鲜明的剥落痕迹,之前胶印厂遗留下来的钢管已经锈迹斑斑,纵横叠加,给整个园区增添了几分朋克之美。

高处,蜿蜒曲折的游廊上是厚重的铁制楼梯,将园区内孤零零矗立的楼房连成一体。站在楼梯顶上向下望,一些别致的雕塑、涂鸦和美术作品,点缀在铁锈红的砖楼之间。一个1991年生产的德国造烫金模切机,被特意摆在园区的角落,彰显了一段胶印厂人的记忆。

“这里很有设计感,很漂亮。”家住附近的程序员杜先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趁着周末,他拐到了“77文创”拍了许多照片,“这里甚至比有名的798艺术区还要好,因为很小,反而可以参观得很彻底。”

适逢周日,类似杜先生这样的游客也有不少,三三两两地穿行于楼层之中。楼宇之间镶嵌着一些现代化的咖啡馆、便利店和小型阅览室。

“这里从2012年开始改造胶印厂,2014年文创园落成,周围的老街坊有时会来这里逛一逛。”钱大爷说道,“不远处就是中国美术馆和中央戏剧学院,也能看到不少年轻学生和外国人来这里参观。”

承袭着老胶印厂的记忆,年轻的“77文创”成了一个小小的纽带,联结起老一辈和年轻一代共同的文化追求。

“艺术和商业,不一定相互矛盾”

“77文创园”的2号楼,如今已经住满了工作室——一扇扇的磨砂玻璃门隔开了一个又一个房间,不少摄影、时尚或媒体团队驻扎于此——这几乎是北京城每个文创园都拥有的营利模式:提供给一些团队相对开放的办公空间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将其变成办公区。

但在2号楼的前面,一间偌大的展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作为园区内唯一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美术展,以西北民俗风情为主题、由“无用公司”主办的“无用美术展”,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注意。

展厅内光线昏暗,悠扬的西北民谣萦绕于耳际,带着陕北地区粗犷气息的夹袄、背心,专门耕作于黄土高原之上的农具等等,带着鲜明的民俗标签,让不少观展的游人赞不绝口。

“这种美术展每半年一次,参观是完全免费的。”“无用美术展”的负责人赵小姐告诉《城市导报》记者,“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物力,对西北地区进行调研,才有了如今的展览。”

作为一家主打有机食品产销的公司,“无用”将没有参观门槛美术展演化为了无形的品牌推广——在展馆的隔壁,就是“无用”有机产品的销售门店,不少游人看完展览,拐进了门店进行消费。

“我们希望借助艺术和文化的力量,将公司的影响力扩大化。”赵小姐说道。

将带着胡同味的艺术,融合进了商业运营之中,这在“77文创园”并不少见——在“无用”的对面,一家咖啡馆墙外张贴的海报,就是关于一位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的艺术展览信息。

“我们会承办这些艺术展,”咖啡馆经理Tehau告诉记者,“艺术和消费,双管齐下。”

“小而美之花”

相比于北京其他建筑拔群、配备一流商业设施的文创园,“77文创”十分接地气——楼群低矮、空间狭小,旁边胡同的入口处,还能听到孩子们的玩闹声,大爷大妈坐在墙根下的石凳上晒太阳,自行车“叮铃铃”地穿梭于人流之中。

“我们和798艺术区这种文创园的创办理念不同,我们是尽量低调,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负责运营“77文创”的北京东方道朴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道朴”)常务副总经理李明告诉记者,“在改建胶印厂的时候,我们尽量保持原貌,也没有做什么大力的推广,顺其自然。”

而在2号办公楼对面“北京剧目排练中心”的存在,似乎也呼应了李明所说的“社会责任”——这栋建筑面积逾3000平方米的排练中心,坐拥19间专业排练厅,租金却只有周边租赁市场的1/3,每间排练厅每天的租金只有300元。

这种间接为戏剧行业提供补贴的方式,是东方道朴CEO王雷的得意之作——“77文创”被周围众多美术馆和剧院环绕,变成了剧场舞台之下的一块艺术桃源。演员、剧组来到这片价格低廉、环境优越的排练场所进行戏剧排练,十分便利。

排练中心楼下,张贴着数十张戏剧海报——这些剧目在北京的各大剧院上演,甚至巡演全国,但作品的雏形,全都是在这栋三层小楼里生根发芽,有了艺术初初的模样。

记者离开“77文创”的时候已近黄昏,这片园区仍像几个小时之前一样宁谧,躲在街边川流不息的人流、和韵味十足的老北京胡同之中,静静绽放属于它的“小而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