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建工大厦一金融街独栋,独栋物业,独栋写字楼,独栋办公室出租,开发商自持,由建工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开发的南礼士路19号危旧房改造工程。商圈成熟,作为企业自用型办公建筑,配套齐全,诠释了北京建工集团“厚德重信、同创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交通便利,步行地铁站,仅需要8分钟的时间!
项目名称:北京建工发展大厦
项目位置:西二环
所属商圈:金融街商圈
出租面积:500㎡-1800㎡
出租报价:12-15元可议,其它各项签约条款均可谈
项目配套:银行、咖啡、便利店、高端餐饮、员工食堂、商务酒店、会议中心
项目交通:地铁1号线南礼士路站,步行8分钟时间
项目名称:北京建工发展大厦
项目位置:西二环
所属商圈:金融街商圈
出租面积:500㎡-1800㎡
出租报价:12-15元可议,其它各项签约条款均可谈
项目配套:银行、咖啡、便利店、高端餐饮、员工食堂、商务酒店、会议中心
项目交通:地铁1号线南礼士路站,步行8分钟时间
招商电话:13811119290
建工大厦一金融街独栋都有哪些企业入驻及相关公司?
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二条2号院1号楼北京建工发展大厦3层
北京艾威爱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二条2号院1号楼北京建工发展大厦 经营范围:自产产品的安装、调试、维护;自有技术转让;销售自产产品;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北京联力创新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北京建工发展大厦2层
联通创新股权投资管理(成都)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2号条2号院北京建工发展大厦
在北京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北京有许多地名儿特别有意思,听起来就觉得有故事,让你忍不住一探究竟。
比如阅读君每天上班所在的“南礼士路”,为什么会叫“礼士路?”它有什么来头吗?
再比如,王府井、象来街、珠市口、公主坟、苹果园、马甸、亮马桥等等,这些地名好像都隐含着一些故事。
本期《京味儿》,阅读君就带大家来八一八北京一些奇葩地名的由来。
阅读君说
01 南礼士路
其实,北京现在的好多地名是在老地名的基础上谐音改造的,比如这个“南礼士路”。在20世纪的前四十年,北京城通往门头沟等郊区的交通非常不便。于是,租驴前往,就成了当时普通人家的最佳选择。因此在阜成门附近出现了一条“驴市路”,专供行人租驴西去。
并且当时附近还有著名的白云观,此处经常举办庙会,骑驴游白云观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解放以后在调整地名时,由于此处已不再租驴,且“驴市路”不够文雅,于是就将“驴市路”改称了“礼士路”,而此路的南段,就成了南礼士路。
02 象来街(长椿街)
说到象来街,就更有意思了。明清两朝,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人带大象来华,进贡皇帝,以示友好。明弘治八年,在宣武门内西南城根设立象房和演象所,驯养大象。在古代,人们将大象视为太平吉祥的象征,寓万象更新之意。
每当太和殿举行盛典,象群被牵到皇宫,有驾车的、驮宝的、站班的,各有分工。平时大臣上朝,大象站立排列于午门前御道左右,蔚为壮观。清朝沿用明朝役使大象的制度与习俗不变。后来,就把这条大象常走的街道叫做象来街。
03 王府井
王府井可是大有名气。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在这里,至今这里仍有帅府园之称。罗艺就是《隋唐演义》小说中罗成的父亲,唐高宗封罗艺为燕王,总管幽州,在此建有燕王府。至明代,随着紫禁城的兴建,不少达官贵人在此修建王府,所以据《明成祖实录》载,这里被称十王府、王府街。
民国时期,帝王时代结束,老百姓开始关注吃喝住行,但是一般的老百姓打不起井,并且很多井打出的水都是苦涩的,只能用做洗衣服,饮用水只能买来喝。在电视上我们也经常看到推着水车卖水的人。而王府街旁西侧有一口远近闻名的优质甜水井,名为甜水,后来这口井的名气大了,人们常用“王府井”指代这个街道,“王府井”就成了地名。
04 马甸
马甸位于八达岭高速公路起点,相传这里曾是明代京城贩马的集散地,称为马店,后演化为马甸。民国以后,虽然把马店改成马甸,但依然有二十多家马店存在。直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店才开始逐步消失,但马甸地名一直叫到今天。
05 珠市口大街
在北京宣武区,有条珠市口大街,其实它的原名叫“猪市口”,本是京城猪的交易市场。后来也是因为“猪市口”不太文雅,改成了“珠市口”。
清朝时,纪晓岚就住在这条街上。关于这条街,还有一个故事。乾隆皇帝曾给纪晓岚出难题,乾隆跷起脚来,要纪晓岚以他的脚为题,说出一个字,既要符合他的身份,又不能露出“脚丫子“等字眼。
纪晓岚马上联想到自己住的“猪市口”地名,猪的脚称“蹄”,“蹄”由“足”和“帝”组成,这不正是皇帝的脚吗?于是,他便答道这个字是“蹄”。乾隆一听勃然大怒,纪晓岚一解释,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06 赵公口
赵公口的“赵公”,即是传说中的财神赵公明,而赵公口即是财神入口。自元在北京建都以来,此地就是由南进京必经之所,这里原有一座财神殿,供奉财神之位。南方求官朝贡、输送银粮、商人赴京都要先在此地暂住整顿,然后才正式进京。故有“财聚四海、富汇五湖“之誉。
07 五棵松
清代时,此处有提督邵英的墓地,周围有五棵高大的古松。当时的人们去往北京的西部十分不便,且常有土匪打劫,于是行人们就相约在五棵松树下碰头,然后结伴而行,五棵松这个地名从此便叫开了。
后来五棵古松相继死掉,为了纪念这个地名的历史意义,在此处补种了五棵松树。
08 八达岭
《长安客话》中的解释:“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北往延庆、赤城、蒙古,西去张家口、怀来、宣化、大同,东到永宁、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区,可谓是交通四通八达,所以它是古代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卫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称。
09 天桥
天桥是古代天子每次祭天时要经过的桥,因为只有天子能走,故称天桥。而天桥下就是著名的龙须沟了。最早的天桥是由汉白玉修成的,十分美观。光绪年间改为石桥。而后,在民国时期,又经过新的修改,使得原本天桥不复存在,但地名却流传了下来。
10 胡同
大家对北京的胡同不陌生吧?北京胡同的叫法,最早出现在元朝的杂剧中。《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和梅香有一段对话,张问梅:“你家住哪里?”梅答:“我家住砖塔儿胡同。”这个胡同至今还在,就在今北京西四附近,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它因胡同中有一七层砖塔而得名,此塔至今仍在。不过经清、民国两代修葺,已由七层变为九层。
据学者考证,胡同之称是由蒙古语中的“火疃”转化而来,元朝扩建大都时,城内居民按片分开,中间留有通道,这种通道蒙古语称“火疃”。后来,北京人把它读成了“胡同”。
11 公主坟
公主坟位于复兴门外大街街心花园中。据载,该坟埋葬的并非真正的公主,而是顺治皇帝母亲的义女——孔四贞。其父叫孔有德,汉人,立下赫赫战功,顺治皇帝视他为开国良将。顺治九年,孔有德南征柳州,阵亡。孝庄皇后将孔四贞认定为自己的义女,留在宫中抚养,封她为和硕公主。
孔四贞自幼善骑射,通武艺,特赐继承其父“定南王”的王位,后嫁内务大臣孙延龄,并同往广西节制军务。孙后投靠吴三桂背叛清廷。孔四贞坚决反对孙、吴的叛逆行为,率兵讨伐,平息云南叛乱,康熙帝召她回京,并为她赐封王爵,成为清朝的一代女王。孔四贞逝世后,清廷以隆重的葬礼相待,将她埋葬于此,并称之为“公主坟”。
12 苹果园
相传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太监比较得宠,揽到了很多私房钱,于是他在京西买了一大块地,种植各种瓜果。但可能由于水土的问题,这里只有苹果长得最好,于是他吩咐只种苹果。就这样,京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苹果园。当然,后来这里的苹果树被砍掉改成了农田,但这个地名却已经叫开,没有改变。
13 九龙山
没来过九龙山的你会不会认为是一座山呢?难道这座山上住着九条龙?它的名字有很多说法。
说法一:乾隆年间疏濬凉水河之土堆成长三里如游龙:《宸垣识略》记载:“九龙山在南顶永胜桥北岸,乾隆间疏濬凉水河之土堆成。自西至东约长三里,高二、三丈不等,委蜿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
说法二:广渠路北侧九龙花园小区后有土山看似像龙 ;《北平旅行指南》记载:这座土山“高数丈”,确切位置在广渠路北侧九龙花园小区后身,并由此向东“蜿蜒里许”,因其“形势若龙”,被称为九龙山。1958年大跃进,位于此地的北京农业机械厂扩建,全厂工人利用假日工余义务劳动,挖掉了这座九龙山,用其土填平了九龙湖,并盖起了高大的厂房。
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证明北京历史上确实有个九龙山,虽然现在山已不复存在,但还保留着九龙山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