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宋家庄交通枢纽大厦一南三环独栋,铁宋家庄车站位于规划石榴庄路和宋家庄路相交路口,开发商自持,是地铁5号线、10号线及亦庄线的三线换乘车站。宋家庄交通枢纽(一期)设置公交线路6条~8条,独栋写字楼,公交车夜间驻车40辆,出租到发车位9个,小汽车停车位55个,自行车停车位2000个。独栋物业,启用后,5号线和亦庄线换乘的乘客将可以不出地面,从枢纽地下一层换乘大厅直接前往枢纽中心部位的公交到发区域选乘公交车,独栋办公室,步行距离不超过200米。2010年9月市规划委和市发改委共同批复了宋家庄交通枢纽(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商圈成熟,配套齐全,2012年6月宋家庄交通枢纽(一期)正式启用。交通便利!

宋家庄交通枢纽大厦一南三环独栋都有哪些企业入驻?
招商电话:13811119290
北京宋家庄交通枢纽位于宋家庄路与石榴庄路交汇处,是北京中心城东南部集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地面公交、出租汽车、自行车换乘于一体的综合换乘枢纽。
宋家庄交通枢纽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0平方米。其中地上60600平方米,地下37400平方米。设计泊位,夜间驻公交车80辆,长途车150辆,出租车周转车位54辆,小轿车等停车位300辆,自行车停车位2000辆,设计满足高峰每小时客流集散量71900人。
北京地铁宋家庄枢纽站汇集了地铁5号线、10号线、亦庄线以及地面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是北京东南部地区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国内乃至亚洲目前最大的交通枢纽站之一。
宋家庄交通枢纽实现同台换乘,并且共享一个换乘大厅,该地铁站是亚洲最大的地铁站,三条地铁线都处在一个水平面上。乘客从任意一个出入口进入宋家庄站,都到达两万多平方米的站厅层,然后选择自己要乘坐的线路,下扶梯到地铁站台。
在北京,地铁是人们出行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是刚需们一直紧盯着的地方,宋家庄站是全北京355个地铁站里的三个三线换乘车站之一。在北京白领圈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地铁是万万不能的。可知地铁对北京的白领们来说有多重要。
宋家庄交通枢纽地处北京战略规划东南发展轴的腹地,北京城市规划南北中轴线从车站辐射区穿过。车站辐射区是城市轴线上的“南部城市新区”,将来将带动周边和整个北京南部地区文化、商贸、科技、旅游等事业的发展。
根据北京城市的量级,以宋家庄交通枢纽为核心,在北京南城,应该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时尚生活圈,继王府井商圈,西单商圈,国贸商圈之后,未来十年,将出现宋家庄商圈。我们要将宋家庄商圈打造成亚洲风尚中心。
宋家庄商圈亚洲风尚中心首个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时尚商业项目——富地国际广场,是北京国资委资产,位于宋家庄交通枢纽内换乘客流集散大厅B1层,首先打造一个韩流国际时尚馆,以韩国品牌为主,汇集日本、泰国等亚洲时尚品牌。
首期对外招商面积10500平方米,分为A、B、C、D、E、F、O共七个区域,其中ABC为时尚服饰品牌区,D为美食区,O为休闲配套区,EF为共享办公空间。
■改善
少一分奔跑 多一分安全
“您好,这里人多地滑,请您看好孩子,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嬉戏奔跑。”一位保安员正指着墙上粘贴的标识,劝阻着奔跑的孩子以及跟随在身后的家长。这是昨晚记者在宋家庄交通枢纽换乘大厅里看到的一幕。听罢,家长赶紧上前拉住孩子,两人一起缓步走向大门。
枢纽站内的工作人员说,自从报道见报后,他们对在站内奔跑、嬉戏的孩子们格外留神,一旦看到这样的情况,会第一时间上前劝阻。这一个多月里,包括孩子在内,大多数家长在听到提示后都会主动配合他们的工作,现在,需要他们劝阻的情况已经逐渐减少。
确实如工作人员所言,几日前,记者两次回到宋家庄交通枢纽换乘大厅里探访。换乘大厅内乘客往来依旧,但与记者9月份探访时不同的是,如今的换乘大厅里秩序井然。放眼望去,无论是靠近大门的空场,还是笔直宽阔的通道,都看不到孩子奔跑嬉戏的身影。对于这一变化,一位长期由此进出站的乘客也深有体会:“小孩骑滑板车一路‘风驰电掣’的身影不见了,进出专地专用的枢纽站感觉好多了。”
从曾经的宛如儿童活动场所,到如今站内秩序井然,宋家庄交通枢纽的工作人员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采取了多种办法。“首先,我们加大了对站内关键区域的巡查力度,在空场和通道内我们共增设了2名安保和4个摄像头,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安保人员会在第一时间上前劝阻。此外,我们在枢纽站各出入口及换乘大厅内共增设了10组标有禁止追逐嬉戏、室内锻炼、室内骑车及携带宠物的标识牌,希望借此对进出站的人员起到提示作用,使枢纽站尽可能做到专地专用。”
该名工作人员坦言,站内的秩序相较之前有了明显好转,然而,保安员维护站内秩序的手段还是以劝阻和引导为主,如果遇到执意不配合的人,仍面临较大困难。
■困境
活动需求大 良位却难求
其实,并非偌大的换乘大厅容不下几个孩子,不过,交通枢纽主要的职能还是为乘客换乘服务。但为什么家长们都愿意带孩子来这里玩耍呢?记者在调查时了解到,不少家长也深知在换乘大厅里活动不妥,但由于他们所住的位置离正规公园还有一定距离,去一趟并不方便,而换乘大厅不仅离家近,场地、照明、温度都刚刚好,而且没有车来车往,所以,这里就成了一些家长的选择。
昨晚8点半,宋家庄交通枢纽站内带娃活动的情况已不复存在,但斜对面的首开福茂商场门前广场上,却是另一幅景象。
不光是孩子没地儿玩,老人也要挤在人群间隙练字。
靠近广场东侧,一群踩着旱冰鞋的儿童在几名教练的带领下绕着空场滑行;向西不到20米的地方,两三群携带扩音设备的老年人占据一隅,跳着广场舞;而在跳舞人群和轮滑儿童间略显狭小的空间中,几名老人正手握蘸水毛笔,在广场的地砖上“挥毫泼墨”,整个广场好不热闹。广场南侧紧挨着地铁进出站口,乘客们要穿过拥挤的人群才能进出站。
现场多位市民说,他们之所以来此活动,主要原因是小区休闲空间、照明不足。记者专程走访了周边几个小区后发现,除了宋家庄家园小区内有一块面积较大,可供踢球、轮滑等活动的场地外,周边其他小区的公共区域面积普遍只有几十平方米,不仅面积小,设施也非常陈旧。
位于宋家庄交通枢纽西侧的鑫兆雅园小区,记者看到,除去本就不大的健身器材区外,小区里几乎没有可供居民活动的空间。一位居民说:“这么小的地儿,要想带着孩子做一些体育运动,只能另寻场地。我们小区距离周边公园都比较远,如果去北侧的方庄体育公园,直线距离接近3公里;如果去小区西南侧的石榴庄城市休闲公园,也得2.5公里。图近便,所以才有好多人选择首开福茂商场前面的空地活动。”
■建议
小区挖潜 开放共享
其实,北京不少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都面临活动区域不足的问题。对此,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朱涛表示,“要想破解这一问题,目前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首先是小区内部挖潜,通过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地下空间重新规划,挖掘出可供居民进行活动的空间。其次,小区周边如果有学校、单位等可供开放的公共场所,可以尝试开放共享空间,以满足居民活动需求。”
朱涛强调,第二种方法带来的效果虽然明显,但如何保证空间开放后,居民遵守规定有序使用,让相关单位放心开放,将是值得有关部门深入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及设计图片,所有转载的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知识归该权利人所有,我方不对相关图片内容享有任何权利。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