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中心一望京独栋,该项目位于北五环,属于大望京商圈,草场地是一个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有瑞士麦勒Gallery,开发商自持,艾未未艺术仓库、曾梵志工作室、比利时F2 Gallery等都入驻在艺术区内,独栋写字楼出租,草场地艺术区是当代艺术家创作基地、独栋办公室出租,展示窗口、交流平台以及艺术教学培训的多功能文化艺术场所,独栋物业出租,这里聚集了上百家国际知名画廊、艺术机构、设计工作室和传媒机构与著名艺术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并在纽约、迪拜、伦敦有多个项目合作关系,这里成为了当代艺术圣地,步行地铁站,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
项目名称:草场地国际艺术中心一望京独栋
所属区位:东北五环
所属商圈:望京商圈
租金报价:4.8元-6元
出租面积:100㎡-200㎡-300㎡-600㎡-1200㎡-2400㎡
装修状态:遗留装修
交 通:地铁14号线
付款方式:押三付三
起租年限:2年起租
装 免 期:面议
注册公司:可以注册
周边配套:商场,餐饮,娱乐,银行,酒店,洗衣店,图文打印,超市等
招商电话:13811119290,网站:www.landkun.cn
草场地国际艺术中心一望京独栋都有哪些企业入驻及相关的公司?
北京谊线远通餐饮管理中心 : -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国际艺术村259—1南楼一层102室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国际艺术村259—1南楼一层102室
霍尔果斯深定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最新年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草场地国际艺术村259-1文化创意园东楼 经营范围:为电影拍摄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电影剧本创作;影视服装、器材的租赁;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草场地艺术区定位为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基地、展示窗口、交流平台以及教学、培训等多功能的文化场所。几年来,进入艺术区的机构、画廊等单位已有300多家,已经成为继北京798艺术区后,艺术创作氛围更活跃、更自由、更具特色的艺术家的文化创意乐园。其中非常有名的是前波画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现在画廊和空白空间。
知道草场地艺术区的人总会提起“红房子”,它是偏南一点的红砖房院子,占地面积颇大,里面很有名气的就是前波画廊。前波画廊中庭院东北角的百年老桑树来自郑国谷的《百年老树再长一遍》;悬挂在庭院上空的金属雕塑来自宋冬和尹秀珍,一个用于喷洒水雾,一个用于点亮霓虹灯;多棱角石雕《莫愁》则为邱志杰作品,是其在《南京长江大桥》项目中一个关键作品。而环绕着庭院的是东西两个大展示空间,及后面一个用于展示录像和装置作品的小空间。如同纽约的画廊一样,露天场所被融入进了整个建筑的设计中,为展示装置作品,举办文化、社交活动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在前波画廊隔壁就是北京现在画廊。画廊会参与众多国际博览会,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应该是草场地较大的建筑,灰色的砖墙房设计得凹凸叠起,据说凹进去的那一个个小孔,可以在夏夜点上蜡烛。要是坐在三影堂咖啡馆前的草地上晒着太阳,还有一种身处私人花园的感觉,非常的清幽安静。
只觉得既然都来789感受艺术氛围了,那么顺便再去看看不远处的草场地艺术区又有何不可呢?说不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01草场地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始建于2002年,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市区的东北方向,首都机场辅路与五环路交界处。如今,草场地艺术区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家,对外交流文化艺术的一个窗口,展示了文化艺术交流的成果。
并且也形成了一个具有文化规模的重要文化产业聚集区,成为继北京798艺术区后,艺术创作氛围更活跃、更自由、更具特色的艺术家的文化创意乐园。
02初到草场地
初来草场地,大多数人可能是慕名而来,逛逛草场地各式各样的画展,陶冶情操。或者是来草场地网红打卡,满足内心文艺小清新的范儿。
但是如果来过草场地,很可能会被其中生活区与艺术区的混搭与秩序所迷惑或吸引,最近在小酒馆和创意店中间,多了一个独立空间。透过干净透明的橱窗玻璃,可以看见里面挂着几幅色彩淡雅的绘画:一块“幕”布,几组蔬菜。还能见到有人正在一桌一椅的绘画。这个曾被用作鲜花店的空间,如今也成了艺术工作室。
生活区与艺术区无缝连接,走在草场地的小路上,艺术区的尽头,往往会出现生活区的烟火味。而在生活区逛着逛着,来回穿梭在的狭窄的小巷子里,总能在烟火气息的小巷子里发现艺术工作室。
艺术工作室开在市井的小巷子里,并没有和周围的商铺显得格格不入,反而显得很和谐。好像在草场地里,艺术已经融入了生活,成为了草场地里生活的一部分了。
艺术工作室周边充斥着小商小贩的吆喝声,好像高大上的艺术,又显得充满了人情味,多了一分亲近。都说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句话在草场地艺术区体现得淋漓尽致。
03夜晚的草场地
最喜欢黑幕降临的草场地,尤其是在冬天,草场地橙色的灯光在寒冷的冬天里显得格外明亮,为奔波于生计的人,送上了一丝温暖。
草场地的生活区,就像其他小区一样,各种各样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汇聚在草场地,追逐着在北京的梦想。隐藏在巷子里的居民楼,蜗居着青年人、中老年人,都用尽全力扎根在北京。
傍晚太阳落山,挤着公交车回到草场地,在熙熙攘攘的小巷子内,坐在搭着棚子的路边摊里,来上一碗麻辣烫,热汤暖到了心里。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谈天说地的声音,在奋斗路上人,千千万万,从来都是不是一个人。
喜欢草场地,从来都不是因为充满文艺气息的艺术区,而是被生活区所感动。草场得不像是其他文化产业区一般商业化成熟,而是艺术区与生活区混乱交织。
人生百态,最棒的艺术作品应该就是生活。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再去一次草场地,看看记忆中的市井烟火,是否还是当初的味道。